作者:南迴基金會編輯部
全人照護定義為何?全人照護是哪五全?本文將帶你認識全人整合醫療照護相關內容及模式,並分享3個全人醫療照護案例,幫助你深入理解全人照護的行動概念!
目錄: |
一、全人照護是什麼?直接帶你了解全人整合醫療照護
二、全人照護內容包含哪些?更進一步的全人照護模式報你知
三、南迴基金會全人照護案例
四、專業全人醫療照護團隊:南迴基金會
|
在現今的快節奏社會,「健康」被視為最寶貴的資產之一。然而,它卻不僅僅止於身體的健全。「全人照護」,作為一種完整性極高的照護理念,
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健康的認識、超越了傳統的醫療觀念,將關懷的視野擴展至個體的「身、心」每一個層面。以下就從全人照護定義開始帶大家了解什麼是「全人照護」。
根據長庚醫院《醫教電子報 第 171 期》「全人醫療是涵蓋生理、社會、心理及經濟層面的醫療。照顧全人需整合性的健康照護。
全人照護不僅強調生病後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也要在生病前提供正確有效的預防方法。」
全人照護亦可稱為全人整合醫療照護。此照護方式不僅以病人為中心提供「生理、心理、社會及經濟層面的醫療」,還強調整合了預防、保健和醫療 3 個主要元素。
初步了解完上面所提的全人照護定義外,其實全人照護還可近一步分為「全人照護五全」,接下來就讓我們更近一步來深入了解全人照護吧!
由上述可得知,全人照護意思就是「關心並照顧個人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從身體到心靈,再到社會和情感」。在全人照護的框架下,
健康不再僅僅是醫學的概念,而是一種綜合性的狀態,且需要多元的方法來達到。
這種照護模式不僅僅強調醫療技術,還包括了心理支持、社會環境的關懷、情感連結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同時,它還提供以家庭和社區為基礎的整合性照護,以確保病人在不同層面、情況和場合都能夠獲得適當的照護。
透過關注個體的整體幸福感和生活品質,並確保患者在身體和心靈上得到全面的治療和支持,讓每個人在各個層面都能獲得平衡和幸福,進而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在實踐中,全人照護五全被視為實現全人醫療的指南。這全人整合醫療照護的 5 個全分別是「全人、全家、全隊、全程和全社區」,以下就為大家更近一步的解釋。
總結而言,全人照護是一種綜合性的照護模式,透過全人整合醫療照護,能夠從多個層面關注和支持病患的健康和幸福,以實現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我要支持南迴行動醫療計畫
基於前方的全人照護五全又可衍伸出更進一步的模式和方法,以及它們如何在不同的醫療和健康照護環境中應用,以下就一起來深入了解相關的全人照護內容吧!
常見全人照護內容包含但不限於以下:
常見全家全人照護內容包含但不限於以下:
常見全隊全人照護內容包含但不限於以下:
常見全程全人照護內容包含但不限於以下:
常見全社區全人照護內容包含但不限於以下:
我要支持南迴行動醫療計畫
南迴基金會的經驗是一個充滿啟發性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透過全人照護提供卓越的健康護理服務,同時提高了病患的生活品質。緊接著,就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南迴基金會的全人照護旅程。
宋伯伯今年 78 歲是一位舌癌患者,居住在全台最美麗的車站所在地:多良村,但卻也是醫療資源最缺乏的地區。兒女皆在外地工作,
已患舌癌 10 多年的宋伯伯,主要照護者為太太,每週 1 至 5 有居服員協助長照服務,近半年中風 2 次,照護程度加重,增加鼻胃管裝置。
居護所已照護 1 年 9 個月,持續性的健康監測及指導,已達到擴及身心靈的全人照護目標,與照護者及照護團隊共同討論給予最佳的照護品質,
照護層面不僅僅是個案本身,更是增加其他家人的身心靈照護。宋伯伯曾感性地說:「看到徐醫師很放心,而且他很了解我!」
62 歲的阿輝大哥曾因年少不懂事,沉溺於酒精,導致工作不穩定,使家人不得不疲於奔命,後來便漸漸鮮少來往。
獨居住在臺東縣大鳥部落,多年來一直受糖尿病所苦。然而,因為不曾配合治療,拖延就醫的時機,致使糖尿病惡化,
並導致傷口感染,不得不對左腳進行截肢手術。
經過居家醫療及居家護理每週 3 次中度居家服務,目前已照護 1 年 5 個月,並透過以輪椅為代步工具,護理師及醫師定時探視、
監測並維持血糖穩定,提醒按時服藥及用藥安全,提升照護品質。
年屆 70 的阿花奶奶,父母已經雙亡,家中有 5 位兄弟,然而她卻與家人長年已無來往,
時常消極地自語著:「我自己一個人,死掉就死掉,比較好!」這樣的話語令人深感心酸。
她獨自一人居住在台東縣達仁鄉的安朔地區,因高血壓和高血脂導致中風,從此無法外出。
今年 2 月,導演楊力州前來進行拍攝時,阿花奶奶透露已有將近 1 年多沒有曬過太陽,
而在眾人的協助下,她終於實現了這個心願。
過去 1 年 4 個月,居護所的照顧團隊已經付出了不少。然而,在今年 4 月,由於她再次中風,不得不被轉介至專門的機構接受照護。
在居家醫療和居家護理的期間,給予持續性的健康監測和指導,連結照護團隊共同討論給予最佳的照護品質,以確保她的健康狀況得到最佳的關注和照顧。
「只要有開始,總勝於沒有嘗試的零。」-徐超斌醫師
南迴基金會源起於 2002 年的達仁鄉,當時的人口數為 4,141 人、多為老年人及幼童卻因為當地醫療資源不足,而無法享有相等的醫療資源。人稱「超人醫生」的徐超斌醫師,眼見這裡的人「小病等著自然好,大病就看得路長還是命長的事實」,2011 年徐醫師倡議興建南迴醫院、籌設南迴基金會(於 2019 年 3 月設立完成),以「辦理醫療機構及公益事業為目的」、「醫療人文精神為核心的願景工程」宗旨建立符合在地需求的醫療機構、提供南迴線及臨近區域等居民具空間及文化可近性的醫療服務以及全人關懷的健康照護。
位於台灣本島東南角的南迴地區的老齡人口比例高達 40%,因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收入普遍不高,再加上醫療資源的不足,導致人們必須長途跋涉到市區的醫院就醫。不僅如此,若出院返家後需長期照護、休養,對於長輩們來講更是一大挑戰、令人茫然和擔憂,因為無人可就近照護的窘境,即將迎面而來。
對此,南迴基金會成立了「居家護理所」與「南迴診所」,經由專業的全人醫療照護醫護人員,以關懷為出發點、家庭為中心的全人整體性照護,視服務使用者需求,採取專業性、個別性、適切性、連續性的醫療照護與諮詢,定期到府提供醫療與護理服務,使被照顧者能在熟悉的居家環境中獲得安心、愛心、耐心的全人照護,減少往返醫院與家之間的舟車勞頓,從而改善生活品質。
以上就是有關於全人照護的相關資訊以及南迴基金會的簡單介紹,若您願意捐款幫助我們,歡迎點擊以下按鈕,註冊南迴基金會捐款會員、支持南迴醫療推動。
我要支持南迴行動醫療計畫